经济学院开展“青春之力共护绿水蓝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24-07-21浏览次数:8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争当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员、行动者。江苏理工学院经济学院于今年暑期开展“青春之力共护绿水蓝天”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倡导形成文明投放生活垃圾的良好风尚,努力争做绿色环保的先行者、倡导者、实践者,共同营造节能低碳的良好社会氛围。

组建团队,绿色出行

实践团由红石榴班级少数民族同学和志愿者同学组成。通过设立了宣传员、讲解员、实践员,以青年志愿者形式,积极推动团队人员服务人民、贡献社会。

实践活动开展前进行了专题培训,志愿团队出行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出行方式达到各个社区,采用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方式。

设立讲堂,讲解知识

社会实践团讲解队先后在弘扬社区、兰林街道、卢家巷社区开展红石榴知识讲堂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居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垃圾分类的标准。呼吁大家从科学的角度正视垃圾分类问题,牢记垃圾分类常识。

社区改造,宣传知识

社会实践团宣传队先后对弘扬社区、兰林街道、卢家巷社区内的多个小区内垃圾桶改造,在居民垃圾桶贴上日常垃圾分类标志和海报张贴,以点带面带动社区居民持续参与垃圾分类,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理念。

分发传单,提高意识

社会实践团实践小分组走访小区居民家庭,在居民社区分发垃圾分类知识传单,同时利用社区区LED屏滚动播放垃圾分类知识的形式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理念,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趣味游戏,增长见识

社会实践团在卢家巷花苑社区组织了一场富有教育意义的垃圾分类游戏活动,社区共25名小朋友参与。社会实践团讲解员讲解了“垃圾分类重要性”以及“垃圾分类的要求”,小朋友们认真听讲,并准确地回答出了老师提出的小问题。随后,小朋友们分组接力完成垃圾分类投放小游戏。游戏中,小朋友手持不同种类的垃圾模型,快速将其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还体验到了垃圾分类的乐趣。

入户引导,亲身实践

社会实践团先后深入多个小区并入户宣传,带领辖区居民一起清理小区路面及绿化带上的垃圾杂物,并向居民现场讲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式。激发了辖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促使更多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提高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普遍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全民行动的氛围。

据悉此次活动红石榴讲堂共进行垃圾知识宣讲5次,张贴海报及宣传标语30余张,走上街头和居民家发放宣传单30余次,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垃圾分类理念。下一步,江苏理工学院经济学院“青春之力共护绿水蓝天”社会实践团将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促使更多的人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来,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攥稿:杨逸娟,供图:皮道坤、王天悦,审核:夏一程)